自從看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後
(((註:查理蒙格是巴菲特的好友,也是波克夏的經營高層之一)))
便對社會心理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產生好奇
陸陸續續看了"不當行為"以及"橡皮擦計畫"
其實滿多類似的偉人傳記都有呼籲大眾要重視心理學
畢竟這是瞭解整個社會心理運作的方法跟依據
今天就聊聊其中的一個觀念
就是還滿常見的【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根據維基百科的註解: 形容當一個人擁有某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他對該物品或資產的價值評估要大於沒有擁有這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
舉例來說:你身邊一定有很多雜物是明明不需要卻又捨不丟的吧
如果今天是你朋友問你,該不該把那些雜物清掉,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丟阿
但當這些東西是你擁有的,你便會捨不得丟,這就是一種稟賦效應
當你擁有某項東西時,你對它的評價會比沒有的時候來的高。
再舉個我自己想到的例子
哀鳳的使用者相比於其他牌的手機使用者 忠誠度往往更高
當你詢問他說 哀鳳到底哪裡好用時
他會跟你講一堆好處跟優點以及安卓哪裡難用
(但是其實很多人根本沒用過安卓,或者真正客觀的比較過)
這也算是一種稟賦效應,因為我擁有(而且花了那麼多錢)造成我們潛意識就有一種維護它的心態
而這個心理學知識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要記住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稟賦效應存在的
而且稟賦效應不只存在於物品,甚至知識,行為,做法,意見其實都會有稟賦效應的作用
而當你今天看不慣別人的作法,或者想要提供更好的建議時
千萬不能忘了稟賦效應的存在,強烈的抨擊或者批評只會造成聽眾強烈的反彈而充耳不聞
而是要採取較溫和的方式,先肯定他的作法再用客觀的事實帶出你的意見讓對方慢慢接受
這樣會是更好的談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