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今天是一個零售業者時

不外乎有幾個通路可以販售你的商品

網路; 街邊店; 百貨公司; 夜市....等等

 

每個通路的販售客群, 效益, 效果, 都會有所不同

必須看你販售的品項來決定今天要在哪個通路進行販售

 

比如說, 當你今天是代理商好了, 你代理的品牌是夠知名的

像是PS4, 又或者曼威商品等等, 那你就很適合開街邊店

因為顧客經過他不用花心力去認識你, 就知道你在販售什麼

 

但假設你今天是一個自創的手錶品牌; 或者服飾品牌

當你的第一站選擇開立"街邊店"

首先面對的挑戰就是, 怎麼吸引客戶進到你的店面

如果你今天不是開在所謂的商圈, 要吸引到客人進來是很困難的

 

所以很多品牌往往第一站選擇的就是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最大的優點就是"集客"

通常客戶會一家專櫃一家專櫃的看, 自然能吸引到的人就比街邊店來的多

 

那在百貨裡設櫃通常會有怎樣的條件呢?

1. 抽成費

當你今天在百貨設櫃, 通常會跟百貨談好一定的抽成%數,

也就是你的營業額, 要先扣掉抽成%數才是你能賺到的錢

假設你這個月總共10萬好了, 百貨抽成談好是10%

所以百貨就是抽1成走

而抽成%數的決定通常依照商品特性來看, 或者你的櫃位位置

一般來說, 百貨一二樓都是抽成抽最兇的櫃位

再來隨著樓層遞減

 

2.包底

有些百貨會跟你談所謂的包底價

也就是不管你營業額多少, 都一定要付這個錢給百貨

通常可能是較好地段的櫃位才會被這樣要求

 

3.租金櫃

租金櫃的概念其實有點像是夜市

我就是把這個位子租給你, 你每個月付我租金

不額外做抽成

通常是較大的牌子比較有權利去跟百貨談所謂的租金櫃

最好分辨的方式就是, 你看你消費拿到的發票

是百貨開的, 還是那個櫃位

像是uniqlo, H&M, ZARA這種大牌子

他們進駐百貨, 其實也給百貨帶來了一定的集客效應

通常都是開自己的發票, 也就是他們都是跟百貨談租金的方式

不走抽成制

 

4.其他費用

在百貨設櫃較討厭的一點就是

你必須配合百貨的行銷活動

也就是你除了你自己規劃的行銷活動外

可能還會遇到百貨周年慶阿, 廣告費等等

這些百貨也都會額外跟你做請款

 

5.帳務處理

那通常跟百貨的帳務是怎麼處理的呢

以一般抽成制來說

百貨每月會給你上個月的對帳單

基本上我們就是以對帳單上的金額來開發票給百貨

也就是說, 百貨開發票給消費者, 而企業開發票給百貨的概念

但除此之外, 百貨要你開發票的金額, 通常是抽完成後並且扣掉其他費用後的金額

假設:營業額10w; 抽成10%; 其他費用1w

我們最後就是要開10w*10%=1w(抽成金額)

10w-1w(抽成金額)-1w(其他費用)=8w(開立發票額)

也就是要開8萬的發票跟百貨做請款

 

當然也會有另一種情形

是我們開9萬的發票給百貨做請款

而百貨也會開1萬的發票(其他費用)來跟我們收錢

 

以上大概就是在百貨設櫃時的帳務處理

 

看到這邊你可以發現, 在百貨賣東西, 其實層層剝削下來, 企業的獲利其實很有限

故百貨更像是一個戰略型的通路(用作拓展客群之用)

今天企業真的想獲取高毛利, 還是必須把客戶導到自有官網上

或者網路通路

相對於百貨的抽成制, 獲利能夠更豐厚

這也是近年來很夯的O2O策略(Offline to Online)

所以專櫃業者通常會開發自己的購物APP又或者透過line@會員的方式

來讓線下客戶導流到線上進行消費

而線下店大多使用體驗之用

 

企業若想進一步提升

得好好思考線上通路&線下通路所代表的意義及內涵

不能純粹都只看銷售額, 來判別通路的好壞或價值

 

也不該拘泥於只發展線上或線下

而是該追求所謂的全通路(線上+線下)

才有辦法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中制勝

 

arrow
arrow

    yv00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