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全名為Financial technology
泛指一些企業, 想透過科技手段
讓金融服務更有效率,又稱金融科技業者
近年來FinTech公司如雨後春筍的在全世界各地冒出
今天的這個案例便是來自印度的CRED
簡單來說
CRED是一家信用卡支付管理的平台
在台灣的人應該對信用卡不陌生
每個人應該都有好幾張信用卡
而當我們要繳費時,就必須拿著各家的帳單去超商繳費
又或者登入不同的網銀一一繳納
再來正常人應該都會逼自己按時繳費,且是全額繳交
不然會被收取信用卡的循環利息,這可是很貴的
CRED便是針對以上兩個痛點
- 能不能有統一的平台,一次繳完各家的卡費
- 雖然按時繳費本是應該的,但我這麼乖,能不能有一些獎勵
你可以在CRED上繳交各家的信用卡
同時呢,若你都按時繳款, 可以獲得點數
點數就能夠拿來兌換禮物或者是一些服務
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
除了一站解決繳費問題外
我本來就會每個月按時繳費
現在還能夠拿到回饋,何樂而不為呢
CRED到底賺什麼
有些小夥伴看到這可能會想,那CRED到底要怎麼盈利呢
其實所有平台企業都一樣,要馬是收廣告費,不然就是收過路費
CRED說他的主要客群是
- 中高階的印度消費市場
- 目前約擁有600萬用戶
大家可能覺得600萬用戶好像不多,但印度總發卡量也才5000萬張
對比台灣也是5000萬張左右,但印度人口數是台灣的好幾倍
換言之,他整體成長的空間還很大
來看一下各個參與方
因為CRED擁有一群高質量的客戶
未來他能做的就是讓金融機構在這邊上架金融商品
比如說:貸款、基金等等 而它就可以收取過路費
對於禮物的提供者,可能是一些電器業者、服務業者
這也是他們接觸這群高質量客戶的敲門磚
當CRED越來越壯大,也對他們更有話語權
有點像是全聯都把供應商掐很死一樣
因為全聯的通路力量太大了,話語權也就越大,供應商都得配合他
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為何發卡機構要配合CRED呢
販售商品還要被抽成,這樣有值得嗎?
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用Foodpanda的案例來想
大家都知道Foodpanda抽成抽很兇 但各個餐廳還是都上去賣了
這是為何呢?
因為這些客戶原本是你接觸不到的
或者你的接觸管道根本打不動他
那你就得衡量是不是要透過這樣的第三方業者
去間接銷售自己的產品了
雖然毛利比較低,但也是有銷售
台灣案例
用CRED這個案例反觀台灣
台灣的信用卡繳費確實也有一樣的痛點
不過像是CMMONEY就有提供類似一站式的繳費
但沒有回饋,而且還要收手續費$10
像我自己的話可能就不願意付
會考慮直接綁定各家的網銀做綁定付款就好
最終這些金融服務公司像是CMMONEY、麻布記帳之類的
我想應該都會開始串接各式的金融產品
做跨售,這才真正賺得到錢
不然他單靠這種手續費能賺多少,我個人是滿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