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紹了"杜邦分析"這項工具

今天就拿一些實例來看看, 杜邦分析用起來長什麼樣子吧

現在直接到財報狗網站, 就可以直接看到各家企業的杜邦分析

 

我們就拿之前分析過損益表的711和全家

來看看這兩間龍頭超商, 在獲利的模式上有沒有不同吧

711:

可以看到711, 2017的稅後淨利率是大幅增加

基本上我們要忽略2017的數據, 因為他是因為出售上海星巴克導致的獲利增加, 屬於一次性的獲利

再來看到全家的杜邦分析:

全家的ROE相對711穩定的多

可能是業態較單純的緣故, 統一超相對事業體更為龐大

仔細比較後可以發現

兩家的資產周轉率是差不多的

不過基本上超商不屬於資本密集的產業

(不是像製造業或科技業)

故我覺得總資產周轉率也只是一個參考用的指標, 不需要太過深入探討

 

再仔細看一下"稅後淨利率"

可以發現711的稅後淨利率是高於全家的

711近四年有4.8

同期全家則是:2.31

兩者大概相差2%的淨利率!

千萬不要小看這2%的淨利率

以這兩家每年營收規模都是破百億來看

若是100e的營收, 10000000000*0.02=200,000,000

獲利就相差2億了, 多少中小企業一年的營收額還不到2億阿

 

這邊進一步猜想711淨利率遠大於全家的原因

最重要的因素我想當然是統一集團的龐大實力

711賣的商品清一色都是統一集團出品的產品, 相對於其他零售商

應該能拿到更好的進價來衝高毛利

再來對於超商業者很重要的物流成本

711也很早就開始布局物流相關的業務了

真的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統一企業全部都包辦了

 

當然近年來我們也看到

全家也很努力的在發展自有商品

一些飲料,熟食現在都是掛familymart的名號

也是在努力拉高淨利率這塊

 

杜邦分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適合一些高密集資本的產業

用起來會更有力

 

今天這邊我們就針對流通業, 再多介紹幾個指標來幫助我們了解這兩間企業

1.應收帳款周轉 2.存貨周轉

所謂的應收帳款周轉率, 就是企業收回現金的能力

這個指標越高, 代表這間企業對於自己的應收帳款更有掌控力, 相對來講可能議價力較高

 

而存貨周轉率, 跟資產周轉率有點像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企業商品的出貨速度,

周轉率越高,代表這間企業的存貨從買進來到賣出去的速度越快,也就是存貨周轉天數越短

 

711的應收帳款周轉&存貨周轉

全家的應收帳款周轉&存貨周轉

可以看到711的應收帳款周轉都相對穩定, 可能跟其都是集團供應商有關

而全家的應收帳款周轉則相對浮動較大了,2017甚至高達80

 

不過對於流通業者來說最重要的存貨周轉

還是711略勝一籌

以週轉天數來看的話

711大概是30天, 全家大概是35天

大家可能會覺得五天沒什麼

但是考量到這兩間企業的規模

五天可能就是幾億的資金在流動了

也就是說,我比你短五天,代表我資金能夠運用的效益就更高

資金的運用效益高代表的也是企業反應速度更快

 

最後總結一下711和全家的比較

大概這樣看過損益表和杜邦分析之後

1. 711穩坐台灣超商龍頭寶座

兩家公司都是挺優秀的

不過各方面來說還是711更勝一籌

可以看出統一集團的垂直整合, 範疇經濟的能力

 

2.殖利率過低

但就以存股的角度來看

這兩家目前的股價都是相對於過高的

殖利率大概都只剩2%左右

對於存股族來說實在不是好的標的

 

3.未來發展

台灣超商的創新能力之強

我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已經讓我們的生活完全離不開超商了

但是財報畢竟是過去的數字

未來超商業者已經不太可能透過大量展店來衝高營收了

畢竟能開的地方我想都已經開了吧

唯一的辦法就只能透過更多的服務

來吸引消費者"進出"更多次的便利商店

能不能這樣持續的成長, 就很難說了

 

回歸到目前的股價來看

我個人是不建議買入的

畢竟殖利率實在過低, 未來的前景也不明

當然如果你買進就打算持有十年以上

我想還是值得進的,畢竟超商在台灣看起來,應該不太會倒啦

但還是得持續關注它的財務指標

 

arrow
arrow

    yv00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