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因為一些工作內容有相關, 便買了這本書來看
是劉潤的"新零售狂潮"
劉潤老師本身在"得到APP"上也有開設專欄
我也有看過他的五分鐘商學院系列
他的書都很淺顯易懂, 把較複雜的資訊用清楚的架構告訴讀者
廢話不多說, 我們切入正題
在我們談何謂"新零售"之前
應該先來定義, 何謂"零售"
零售就是把人和貨, 連接在一起的場
這句話, 就清楚告訴我們何謂零售
把消費者和貨品連結在一起的場所, 這整件事情的發生, 就叫"零售"
我們便可得到
零售=人 x 貨 x 場
既然我們清楚了零售的定義
那何謂"新零售"呢?
整個零售業的演進, 都是不斷的新零售出現
新零售這個詞, 我忘了是由馬雲還是誰提出的
聽起來很高大上, 但講白了, 其實新零售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其實是不斷發生的
只要是零售的演化, 都可以稱作是新零售
再講簡單一點, 不管是在人, 貨, 場上, 任何的優化行為, 其實都是新零售
書中舉了兩個例子
-
[19世紀]舉例: 當年的希爾斯百貨
-
1884年, 多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小店, 鐵路出現後, 遠程交易變的可能
-
希爾斯透過"郵購"及"鐵路", 創造了更高效的效率
-
換句話說, 希爾斯在"場"上做了創新
-
提供消費者不一樣的資訊流(郵購)
-
新的物流模式(鐵路)
-
以及新的金流(貨到付款)
-
-
[20世紀]: 沃爾瑪
-
汽車興起, 使的人們有能力到郊區
-
於是沃爾瑪便在租金低廉的地區, 開設大型賣場
-
沃爾瑪也是創造了新的"場", 更有效的連結人與貨
-
這兩間企業, 都是當時那個年代的新零售公司
提升了零售的效率, 進而獲利
新零售, 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現在我們知道了, 何謂"零售", 也知道了, 何謂"新零售"
而想要更了解21世紀的新零售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我們得把人x貨x場, 拆得更細來理解
-
人
-
人=流量x轉換率x客單價x回購率
-
我們衡量人, 便是由這四個指標來看
流量, 就是指來客的人數, 又或者造訪購物網站的人數
轉換率, 指的就是來客人數裡面, 實際購買的人有多少
客單價, 這個淺顯易懂, 就是每一張單的價格, 每一位客人來消費的金額
回購率, 老客回頭的比率
-
貨
-
D-M-S-B-b-C
-
D=Design
-
M=Manufacture
-
S=Supply Chain 總代理, 經銷商, 分銷商
-
B=Business 大賣場
-
b=business 雜貨店, 微型銷售者
-
c=Consumer
-
-
D-M
-
創造價值
-
-
S-B-b
-
傳遞價值
-
-
零售從"貨"的角度來看, 就是要不斷提高物流速度, 縮小庫存規模, 縮短產銷週期, 進而降低交易成本
-
貨的概念, 是由它傳遞的價值鏈來看
一個商品從被設計, 到製造, 到大盤商->中盤商->小盤商, 最後到消費者手中的一個過程
也可以說是整個價值傳遞的過程
-
場
-
場=資訊流+現金流+物流
-
資訊流
-
商家提供給消費者, 幫助決策的資訊
-
-
現金流
-
金錢的流動
-
-
物流
-
商品的流動
-
-
場, 指的就是人跟貨協調的機制, 又或者發生變化的環境
可以進一步拆成三流來探討
也就是上面列的, 資訊流, 現金流, 物流
總結如下圖:
對於人貨場的架構有了清晰的認識後
便可來探討20世紀的新零售是怎麼發生的
就分成這三個面向來探討
-
數據賦能, 提升"場"的效率
-
坪效革命, 提升"人"的效率
-
短路經濟, 提升"貨"的效率
(待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