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不提財富,避免人家覺得我們太市儈了
每天財富自由東,建立資產西的
其實也是股市崩盤,先好好冷靜一下啊 哈哈
來分享一篇在羅輯思維裡分享的文學經典
提升一下文學素養
有一首詩我相信大家都朗朗上口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背得出來
尤其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
雞湯到不行的話
從小到大,大概也是在各種上進場合看膩了
至於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意義代表什麼呢?
大家可能會覺得,不過就是描寫一下風景?
重點應該只是後面兩句吧
我當初也是這麼想的
白日依山盡,這是往什麼方向呢?,很簡單,日落,西方嘛
黃河入海流又是往啥方向呢?,自然是往東流囉,才能入海嘛
但事實上這首詩不是這樣描述的
打開百度地圖一看
黃鶴樓在永濟市的河岸邊
而這段的黃河是由北向南的啊!
黃河從黃鶴樓下經過,要再多20km才轉頭往東
於是王之渙才需要更上一層樓,
為的是什麼?欲窮千里目阿,必須登的更高才能看到黃河入海的地方
所以這首詩通盤整理下來
意思如下:
我看到黃河向南流去,但我知道這不是他真正的走向
我必須更上一層樓才能看見他真正的方向R
不是為了登高而望遠
而是為了看見真相和全局而登高
看完羅輯思維這樣解讀一首詩,實在也讓我開了個大大的腦洞
了解一首詩寫作當下的風景、人文、地理、作者心境都能讓我們對這個作品
有著更不同的見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