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
不管你今天是一位中學生, 大學生, 上班族, 甚至是退休族群都一樣
我們都不斷地在接收新資訊
並將資訊分類處理, 存放在我們的腦海中
以往我們可能會用筆記本或者手札, 來做筆記
但用紙本做筆記的缺點就是, 塗塗改改不方便
加上沒有辦法任意排序, 或者迅速找到我們所要的內容
隨著科技進步, 我們便可以用筆記軟體來記錄我們生活中的大小事
((不能用紙本筆記本我覺得很難過, 畢竟抱著一本筆記本的感覺還是很好xd))
我自己的話, 現在都用紙本筆記本來釐清思緒, 或者加強記憶(因為寫過總是會比較深刻)
後面再用自己的手札來寫入Evernote中作保存
今天這篇主要是我自己使用Evernote的心得以及電腦玩物站長Esor所寫的【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
以工作來說, 每個人都會遇到800件事, 可能就會有800項代辦
最常見的就是用微軟內建的便條紙來記錄
That's it
.png&width=245)

這個便條紙當然是很方便, 通常我們遇到問題的當下做紀錄使用
後續如果越積越多, 這就不是一個方便我們管理任務的工具了
當下還是可以使用這個做紀錄
但之後應該要花一點時間去"盤點"自己手上的任務
有一點時間管理概念的人都知道
工作絕對不是來一項做一項
懂得"盤點"自己手上工作的人, 才有可能變成一位高效的人
什麼是代辦的? 什麼是應該追蹤的? 什麼是已經完成的?
各個工作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彼此的輕重緩急是什麼?
試著將你的工作分類
例如書中提到的觀念
他把它分成[專案]-[任務]-[行動]
三個層級, 這應該很好理解
因為我們常常會接收到一堆的代辦事項, 也就是[行動]
試著將你的行動歸類在[任務]下
再把任務歸納到[專案]底下,接著搞清楚各個行動之間有沒有關聯性
將你的單一行動,和其他行動去做連結
找出行動背後的目標,那麼你會把這件事做得更好
而非只是完成行動,創造更多價值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假如你有一個代辦事項是:列印開會資料
乍看之下這就是一項無聊、例行性的行政庶務
但是往下延伸,你之所以要列印開會資料
是因為你需要在你的客戶、主管面前留下好印象
那麼針對列印這件事情
你是不是可以多想一點
:怎麼印得更漂亮? 需不需要加封面? 還是要找專業的影印店?
諸如此類
當你把單一目標將其和某個任務或者某個專案目標做連結時
整個[行動]的意義都會不一樣,你也會做得更好
這些大概就是如何"做筆記"的心法
但我今天要講的是這個工具怎麼使用,也就是【Evernote】
Evernote有分成免費版, 專業版, 企業版
基本上我覺得免費版就很夠用了
之後如果有升級成專業版, 再來跟大家說說專業版的使用心得
一般人認識Evernote應該都是在寫論文的時候吧
因為論文通常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或者蒐集大量的資料
而Evernote就是一個最方便拷貝資料的方法
如果你現在抓資料還在剪下然後貼上到word裡
快點放棄這個方法吧, 實在太沒效率了
尤其是當你資料越來越多, 你的word檔或者ppt檔就會越來越多
而你需要的資訊橫跨多個檔案的時候, 你就要開800個word來支援你
光要找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Evernote最厲害的就是他擷取資料的功能了
就像我上網查了電影的時刻表
.png&width=593)

你便可以按上面的功能紐做資料的擷取
接著你便可在自己的Evernote中打開這個檔案
.png&width=867)

比如你要去旅遊, 或者做期中報告
一定會蒐集很多資料, 便可以用這個方法把資訊都抓進你的evernote中
再來就是將資訊做分類了
而Evernote中有兩種分類的方式
一種叫做不同的記事本
.png&width=798)

就是上圖中紅色的區塊
而另一種分類方式叫做"標籤"
.png&width=842)

標籤的概念是什麼呢?
就是將你的每篇記事做一個記號
後續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記號來搜尋我們的記事
舉例來說:
我自己的工作標籤分成
[顧問待辦]&[客戶待處理]
這兩項的分類依據是
[顧問待辦]是我要處理的
[客戶待處理]是客戶要做,而我要檢查他做的對不對
但這時,有些工作可能會同時是,一部分客戶要處理一部分我也要幫忙的
這時我便會在這篇記事中貼上這兩個標籤
像是這樣
.png&width=844)

而後續我不管搜尋[客戶待辦]還是[顧問待處理]
我都會找到這則記事
而當任務完成時,便把記事標籤在換成[已完成]做封存
再舉一個例子
現在網路上的文章很多
像我自己如果閱讀到好文章便會把他記到Evernote中
並給他標籤,像是"財務管理"又或者"管理知識"再者像是"實用工具"
等等
就像你IG上的發文會TAG東西一樣
我們也都可以用這些TAG來管理搜尋我們的記事
在Evernote中,最主要的分類方式就是用這個TAG
至於記事本的分類,反而不用分得太細
記事本的分類概念就像是電腦裡的資料夾一樣
你分得越細,越多層
其實對於我們要找到那些資訊反而是困難的
再來Evernote比word更適合拿來做筆記的原因就是
記事本連結的功能
以我這篇系統功能的筆記來說
我便會建立一個目錄
.png&width=379)

而你在上圖中看到的每一列,都是一個連結
也就是說我可以迅速地點進"會員管理"裡
.png&width=621)

而當我瀏覽完這邊的資訊後,我也可以快速地回到目錄
繼續去看別的東西
建立連結的方式也很簡單
我們只要在任何一則記事上
點選[複製內部連結]
.png&width=759)

之後再到我們想要放的那則記事上按貼上,連結便建立起來了
除此之外,也有一個快速建立目錄的辦法
像是我蒐集了十種威士忌的調酒方法,他同時存在三則記事上
.png&width=862)

假設我想為他們建立一則目錄好了
.png&width=858)

我只要同時點選他們
在點"建立總目錄記事"
系統便會自動產生目錄了
這時你便在自己對產生的目錄去重新命名以及給TAG
.png&width=826)

此外Evernote也有合併記事的功能
快速將不同篇記事合在一起
可以透過TAG搜尋外
你也可以一次搜尋記事本中的關鍵字
.png&width=836)

再來記事本中也都可以插入待辦格
.png)

像是這樣,完成便可將其打勾作紀錄
同時若是有些資訊不得不使用word或者Excel來做紀錄
Evernote也是一個很好做整理目錄的工具
你可以將word或者excel, ppt直接插入進來做連結
像是這樣
.png&width=415)

他便會是一個總表,讓你快速連結到這項專案或者任務中所需要的資訊
清楚的將你的資料做歸納整理,且快速找到他們
才能有效降低大腦的負荷量
以上便是我認為值得使用Evernote的幾點原因
-
擷取資料(網頁擷取功能)
-
資料分類(記事本分類; TAG)
-
連結資料(複製內部連結; 插入其他文件格式)
-
搜尋資料(TAG搜尋; 關鍵字查找)
-
手機可用(所有的記事都可以用手機板查看)
-
雲端備份(每個月有60MB的上傳配額)
-
共用功能(可開放筆記跟別人共用共同編輯)
如果你覺得自己常常找文件都要找很久
或者對於資料分類一直很有障礙
不妨試試看Evernote來幫助你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